【港城议事】办好急难愁盼事 暖到百姓心坎上

□翟宏军

据《秦皇岛日报》报道,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10年来,完成3660公里,总投资46亿元,带动约150万人受益,有力推进了旅游、脱贫攻坚、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销售等多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也有人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通俗的说法和形象的比喻,无不表明公路对于一个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重要性。村道阡陌纵横,串联的不只是村落与美景,更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我市通过10年努力,持续建设“四好农村路”,给广阔的乡村和人民群众搭建起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和“致富线”,这正是坚持问题导向,眼睛向下,一心为民,高效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教育医疗住房,一件件民生小事,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组合起来构成的就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事。记得“农民朋友的心声”调查问卷结果里,有这样两个数据让人印象深刻:关注农村垃圾整治的人数占到参与调查人数的75%,关注“厕所革命”的占比也超过半数。农户家里的厕所、垃圾,看似小事,但再小的事乘以2亿多农户的基数,都不会小。事实上,做好这些日常事,更能让普通百姓感受到温暖,群众往往也是从这些关系民生的日常事中感受到服务的温度。既要抓好大投资、上规模的民生实事工程,也要关注像走路、买菜、吃饭等等这样一桩桩貌似并不起眼的小事,用心研究、仔细调查,摸准群众需求,明确任务清单,真正把每一件民生小事落到实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份“情”的背后,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是情系百姓冷暖的温情,是事关“国之大者”的民情。美好生活在路上,把群众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切实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积小胜为大胜,护小家为大家,人民的美好生活就会更加多姿多彩。


编辑:韩冰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