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港股份倾力打造世界一流干散货港口——秦皇岛经济新数据新亮点④
秦皇岛日报 记者 康美思 通讯员 吕瑞博
1月3日,记者从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秦港股份2024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1412万吨,同比增长5.66%,超历史最高纪录2217万吨,取得了开埠以来最好业绩。
与此同时,非煤吞吐量也突破历史新高,曹、沧两地港区非煤货类吞吐量累计同比增加2678万吨,增长17%,进一步巩固了秦港股份在环渤海地区铁矿石“龙头”地位;煤炭市场份额突破三年新高,坚决顶住主产区减产、进口煤冲击、新能源挤占三重不利因素交织叠加的影响,秦港股份占大秦线份额达到56.3%,上涨4.3个百分点,占环渤海八港下水量份额的47.7%,上涨2.7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不降反增。
过去的一年,秦港股份直面外部压力和挑战,坚决守牢国家能源原材料运输通道畅通的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奋战“吞吐量决战决胜年”任务目标,将增量增利作为衡量企业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以“组合拳”打“主动仗”、下“先手棋”,吞吐量和企业效益双双实现稳步增长,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2024年,秦港股份与33家客户签订专场合同,其中新引进专场客户5家,提前锁定了优质货源,有效弥补大户减量缺口。优化港口堆存能力,灵活调剂全港货源,推进客户资源整合,推行标准化堆场改造,秦皇岛港实际堆存能力提升近100万吨,为决战决胜全年吞吐量创造了充足的储备空间。优化精准营销策略,建立网格化煤炭营销专班,制定分区域、分流向、分层级营销方案,及时了解客户核心诉求;搭建北方港最大业务合作平台,协同上下游客户开展联合营销走访,创下“绿能-呼能”经典引荐案例,客户黏性不断增强。优化外部政策环境,股份公司领导带队拜访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铁集团,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和运力倾斜,确保了港口车船货有效衔接。
秦港股份积极促进水水中转培育新业态,出台股份公司铁矿石水水中转常态化方案、补充方案,以水水中转业务模式降低客户成本,服务区域经济,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2024年秦港股份审批铁矿石常态化转水390万吨,同比增加388万吨;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积极跑市场争揽新货源,成功引进新货源8类;利用港口装车系统优势,积极争取粮食类优质客户,2024年,火车发运量同比增长31.5%;开辟货源承揽途径,与各大船公司加深合作,利用港航合作优势吸引货源,大件货类全年实现吞吐量15.1万吨。
深化与码头公司、海运煤炭市场、秦仁海运协作关系,严格执行散改集服务费标准审批流程,共同协助客户优化物流方案,对煤炭、焦炭、氧化铝、粮食、PVC等货类给予扶持,实现货物快速集散和高效运输。2024年,股份公司散改集完成41.7万TEU,同比增长14%。
发挥合署办公优势,基于“6+N”及“合署办公”机制,联动铁路、海事、引航、船公司等相关单位,综合“矿路港航电”各环节信息至调度指挥中心,实时交互处理,打造一体化物流方案,打破各单位间时空壁垒,提升上下游货运链条整体运行效率。2024年四季度,在冬季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的特殊时期,秦皇岛港封航时间较去年同期减少135小时,较周边港区减少166小时,有效规避了封航对港口货物周转的影响。强化内外部生产协同,对内推进一港三区一体化运营,努力做到卸车动态预警、主动调卸响应;对外积极与海事等部门沟通,深化电煤运输专线、专船等保供举措的协同配合,争取港航部门有力支持。2024年,秦港股份内部调卸车共计219列,同比增加56列,增幅34.4%。曹妃甸实业公司、沧州矿石公司实现大型矿石船舶夜航作业,2024年合计开展夜航靠离泊208艘次,沧州矿石公司还成功设立20万吨级船舶离泊等待区,极大提高了船舶进出港效率。
2025年,秦港股份将继续在河北港口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打造世界一流干散货港口企业新征程上踔厉奋发、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