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议事 | 秦皇岛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

作者 张汝明

秦皇岛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是我市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这样讲理由很充分。

基金会旗下集合了297支志愿服务队,汇集了8万多名志愿者,志愿服务已坚持13年。

基金会策划实施了“帮扶抗战老兵”“牵手帕米尔高原的爱”“爱心午餐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这是基金会的创新实践。

据《秦皇岛日报》报道,2020年至2022年,“常态化帮扶抗战老兵”等3个项目和基金会分别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3个部委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四类先进典型“四连冠”,所获的省级荣誉称号更多。

这些成果和荣誉,在我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中首屈一指。可以说,秦皇岛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确实是我市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志愿服务的一张金名片。

基金会开展的志愿服务与众不同,它不是单兵作战,不是各自为战,而是整合队伍、组团服务,统一组织、统一策划、统一行动。这种新颖的志愿服务模式,使志愿服务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众多受助人的夸奖。

基金会的服务模式体现出如下显著的优势:

人多力量大,让更多人受益。基金会通过整合志愿服务队伍,现已拥有297支志愿服务队、8万多名志愿者。志愿服务“兵多将广”,开展志愿服务有人、有队伍、有资金、有力量,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大幅度增加了受助人数,更多的受助人物质上得到帮助,心灵上得到温暖。

创新服务方式,志愿服务更有质量。“项目运作”就是创新成果,如2014年,他们策划实施了“帮扶抗战老兵”项目,23支志愿服务队、6700多名志愿者加入,与当时健在的69名农村抗战老兵一一对接。志愿者们为老人洗衣服、做饭、打扫院子、修缮房屋、康复保健……每逢老人生日、各种节日,志愿者们都会带着慰问品、慰问金准时来到老人家中,和老人共度温馨时刻。有的老人去世,志愿者们也会前来送老人最后一程。10年来,已经送走了68位抗战老兵,如今只剩下1位老人,帮扶仍在继续。这个项目向社会传递多重主流价值,意义深远。

服务常态化,帮扶对象持续受益。基金会创新出“项目运作”服务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每一个服务项目都有固定的群体和固定的服务内容,为这些群体提供帮扶就成为“固定节目”。“帮扶抗战老兵”项目已坚持10年,“牵手帕米尔高原的爱”项目坚持了7年,“爱心午餐计划”一晃就是9年等等。“项目运作”志愿服务,由“雪中送炭”变为“温暖常伴”,使受助人产生持续的获得感,同时展现了志愿者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编辑:韩冰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