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医保服务从“码时代”向“刷脸时代”迈进 秦皇岛市多项改革举措提升参保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静
1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秦皇岛市医疗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就医保领域多项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果进行通报,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参保群众带来更多便利与保障,有力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积极推进多项改革举措,在医保结算、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及医保服务环境打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切实提升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在医保结算领域,我市实现了从“卡时代”到“码时代”再到“刷脸时代”的大步跨越。医保码已广泛应用于医保账户查询、就诊及购药支付等环节,其由国家统一平台签发,为参保人提供了便捷的全流程业务办理途径。自去年初,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在全市定点药店和医院逐步上线并普及,如今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时,无须携带社保卡或手机展码,仅凭“刷脸”即可完成医保结算。目前,全市医保码激活率超90%,6400余台刷脸设备覆盖90%的定点医药机构,极大地简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结算效率。
医疗服务价格结构优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市医保局遵循上级要求,降低了设备物耗占比大的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截至2024年底,CT、DR、CR等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及41个检验类项目价格大幅下调,其中胸部CT费用从308元/次降至193元/次,血细胞分析费用从24元/次降至11元/次,年下降费用约8200万元。同时,上调了抢救、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将大抢救省级收费标准从125元/日上调至300元/日。这种有升有降的价格调整策略,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医疗收入结构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医保服务环境的优化是我市医保局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市医保局依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标准编制了《秦皇岛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操作规程》,涵盖组织架构、业务运行等5个方面及59项医保经办服务规范,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全市医保经办窗口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并实现综合受理业务,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办理各类医保业务8.78万余笔,办理过程更加规范、便捷。
医保政务事项办理流程也得到大幅简化。市医保局对4大类9个服务事项办理时限进行了有效压减,如单位参保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间缩短了2至10个工作日不等,按压缩后时限办理业务月均1.16万余笔,平均办理时间减少三分之一。这得益于增加材料转运次数、加快审核效率及加强网办宣传等措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推进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上,多项便民举措落地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已实现,参保人员可通过“河北智慧医保”微信小程序绑定近亲属,用于缴纳居民医保费或支付亲属医疗费用,2024年职工个人账户共济结算9.76万人,金额达9498.72万元,代缴医保费12.58万人次,金额4946.82万元。异地就医方面,“京津冀”地区无需备案即可直接结算,其他跨省异地就医可线上备案后直接结算,2024年异地就医136.4万人次,医保统筹报销8.27亿元。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病种已达10种,医保直接结算 8508人、5.14万人次,总费用1.02亿元,医保统筹报销6813.94万元。此外,医疗费用报销已实现市内、省内及跨省联网直接结算,多种渠道方便快捷。
据悉,针对部分参保人对刷脸支付安全性的担忧,医保刷脸终端由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通过公安部人脸库采集信息,数据经医保专用网络传输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交互认证,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确保信息安全无虞。
编辑:王剑猛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