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线的改革故事丨从“满墙挂牌”到“轻装上阵”

从“满墙挂牌”到“轻装上阵”

卢龙县挂牌整治行动破解基层形式主义难题

党群服务中心挂的牌子少了、基层干部的微信工作群少了、需要填报的各类资料表格少了,现在有更多时间走村入户、一线办公、为老百姓办实事……2024年,卢龙县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挂牌整治提升行动,全县548个村集中清理各类门牌标识近9000块。

“过去,屋里屋外墙上挂着大大小小20余块牌子,涉及党群、综治、文体、科普、经济、调解等多个领域。”“一个牌子就是一份工作、一份责任,让本就忙碌的村干部忙上加忙。”不少村干部反映,以前村里挂着不少各级部门的牌子,每块牌子后面,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和检查考核。

发牌子即派任务,挂牌子即压责任。卢龙县蛤泊镇高柳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周杰表示:“各类牌子多,随之而来的填报、统计和材料报送等工作,占用了村干部不少时间,确实加重了基层负担。”

高柳河村有245户578人,在此次挂牌整治提升行动中摘下了10余块各级部门挂的牌子,现在只有“4+2”制度牌匾,即高柳河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4块牌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个标识。

周杰说:“摘牌减负后,村里的事务更清晰了,村干部也可以腾出手来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干更多百姓关心关注的改善村庄环境、养老服务、增产增收等实事了。”

“基层,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国家大计。要为基层减负,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政治引领、为民服务、协调议事和群众活动的综合阵地。”卢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晓东先后8次对村级组织挂牌整治工作进行带头下沉调研,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对全县548个村开展了全覆盖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标准,在落实省市关于村级组织挂牌整治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卢龙县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还提出“八化”目标,即“4+2”牌匾规范化、功能室设置合理化、指引门牌标准化、上墙制度简约化、卫生整治常态化、公开栏设置固定化、坐班值班严格化、宣传标语时效化,并开展常态化检查,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常用常新、干净整洁。

为从源头解决村级“牌子乱象”,卢龙县委组织部还向县直部门明确挂牌范围,严禁新增牌子。

截至目前,卢龙县共清理制度牌匾、标牌近9000块,平均每村清理摘牌16块。

记者:储学敏

编辑:杨宏璐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