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社区治理新路径

秦皇岛日报   记者  李楠

“90后”李丹丹是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党委书记。她性格开朗、充满朝气,是居民眼中待人热情、办事稳妥的好书记。2023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此在基层工作中履职尽责,历练成长。

作为人大代表,如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是李丹丹一直思考的问题。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在做好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李丹丹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利用居民信赖人大代表的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调解邻里纠纷,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小到楼上楼下漏水,大到社区安全隐患,李丹丹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为居民全力解决各种问题。2024年,她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起,解决问题多起,得到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平日里,李丹丹经常深入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人大制度、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在小区建立政策宣传微阵地,将她参加全国两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大家,还采取为党员中心户讲家庭党课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户宣讲。2024年,她在社区共开展全国两会精神主题宣讲10余场,让两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丹丹(右)和社区老人一起猜元宵灯谜,欢度佳节。 (图片由李丹丹提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诉求日益多元化。针对这一情况,李丹丹制定了居民反映问题诉求清单,解决一项销号一项,努力做到居民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围绕社区未来发展规划,李丹丹梳理出一批居民关注度高、反映强烈、可操作性强的实事项目, 努力为大家提供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在解决无物业小区外来车辆占位问题时,李丹丹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决定修复并启用原有道闸,以限制外来车辆随意进出。李丹丹还在小区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微阵地,推出了“幸福邻里汇”助老公益服务项目,打造了一月一主题的“邻里集市”,开设了社区食堂,不断优化适老化改造、上门助浴、上门体检、上门理发等各类公益志愿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李丹丹积极参与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工作专题调研,结合北戴河区文旅融合发展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李丹丹体会颇深。“让居民充分发表意见、参与社区治理,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区工作中的最直接体现。”李丹丹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持续提升履职能力,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和对工作的思考融入代表建议中,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王俏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