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百姓故事汇丨从“张思德传人”到“警察爸爸”

秦皇岛日报社 记者卢纪锋

王宝军(左一)陪伴天使烘焙的“天使”包包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燕园派出所,有一位民警名叫王宝军。无论是身着军装,还是换上警服,他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的故事,既是一段军旅传奇,也是一曲警民情深的赞歌。

1990年,在某集团军服役的王宝军被选调到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服役。当他踏入部队大门的那一刻,张思德的雕像和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就深深震撼了他。从此,张思德便成为他的精神标杆。

10年间,他刻苦训练,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活动,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

2000年,结束了13年军旅生涯的王宝军在张思德雕像前作别,他暗暗发誓:“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张思德精神的传人。”

脱下军装,穿上警服,王宝军开始了25年的基层民警生涯。

从军营到警营,不变的是初心。王宝军总是说:“能为老百姓做点儿实事,是一名警察的价值所在。”

2015年4月27日凌晨,王宝军接到报警——发现一名弃婴。他将婴儿送到福利院后,得知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脏病,心里五味杂陈。3年后,当他得知孩子还活着,便和妻子经常去福利院看望她,并带去奶粉、纸尿裤等物品。渐渐地,他和妻子成了福利院孩子们的“警察爸爸”和“爱心妈妈”。

2018年12月7日,市社会福利院分别授予王宝军和他的妻子“警察爸爸”“爱心妈妈”荣誉称号。从此,他成了76名孩子的“警察爸爸”。他说:“这些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物资,而是陪伴和爱。”

2019年,王宝军组织成立了“传承张思德精神志愿服务队”,带领60多名志愿者开展扶残助困、生态环保等公益活动。他们为自闭症儿童建立“天使烘焙”就业机构,发起“暖冬行动”帮助残障家庭过冬,项目多次被评为“秦皇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项目”。

王宝军不仅是一名温暖76名孤儿的“警察爸爸”,还是巧解邻里纠纷、化解邻里矛盾的“贴心人”。他走遍辖区,入户走访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千余起,参与破获多起重大案件。2021年,他牵头成立了“张思德人民调解工作室”,用张思德精神化解群众矛盾,铺就一条社区的平安和谐之路。

“调解纠纷不仅要讲法,更要讲情,用心去化解矛盾。”王宝军曾成功调解了一起持续20多年的邻里纠纷,当事人从互不说话到握手言和,甚至主动参与社区建设。

王宝军说:“传承张思德精神,是我人生路上不断雕刻自己的过程。”

从军营到警营,从“张思德传人”到“警察爸爸”,王宝军用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他说:“一日戎装,终生为兵。我将永远做张思德精神的传人,用生命中的每一天为党旗添彩,为军旗争光。”

编辑:杨宏璐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