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丨春果第一枝 产业“金名片”

秦皇岛日报 记者王潇潇 通讯员张晓磊 周子琳

阳光透过塑料薄膜照进樱桃大棚,红玛瑙般的樱桃压弯了枝头。

4月13日清晨,抚宁区榆关镇的果农们挎着竹篮穿行在樱桃树间,随着手指轻巧翻动,一颗颗饱满的果实落入篮中,空气里飘荡着清甜的果香。

果农采摘大樱桃。

在这片面积30亩的现代化种植基地里,8座智能温控大棚整齐排列,1000余株樱桃树进入丰收季。种植户李楠手里托着刚摘下的樱桃向记者展示:“我们的大棚里,红灯、美早、砂蜜豆等品种应有尽有,且经过优质培育,肉厚味甜,备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气候条件适宜,加上果农科学种植、精心管护,樱桃的品质和产量都优于往年,预计较去年增产10%。”县里的农业技术员高树民在检测樱桃糖度。他身后的包装车间里,工人们将精挑细选的樱桃装入定制礼盒。这些清晨采摘的鲜果,当天下午就能通过冷链物流出现在北京、山东等地的商超货架上。目前,抚宁区榆关镇已有2万余公斤樱桃销往全国,销售额突破20万元。

记者听到,樱桃园里不时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大家穿梭在樱桃树间,摘果、品尝,沉浸式体验田园乐趣。来自市区的王先生带着孩子体验采摘:“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不仅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享受采摘的乐趣,还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樱桃,真是周末亲子游的绝佳选择。”

游客享受采摘的乐趣。(图片由抚宁区提供)

作为抚宁区特色农业的“金名片”,樱桃产业正串起一条融合从农产品种植加工到乡村旅游的产业链。近年来,抚宁区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精心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夯实基础。

编辑:杨宏璐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