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税惠赋能临港物流产业扬帆远航
在渤海湾的怀抱里,秦皇岛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产业,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在这一进程中,全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用一项项精准服务、一笔笔税惠红利,为临港物流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助力其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秦皇岛美烨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发展浪潮中的受益者。4月的阳光洒在厂区,一辆辆满载休闲海鲜小零食的集装箱货车鱼贯而出,驶向秦皇岛港。这些贴着“秦皇岛蓝袋”标签的即食小海鲜,早已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公司总经理梁云升感慨道:“过去10多年,我们一步步打开国际市场。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去年,公司出口即食小海鲜2000吨,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给我们带来了46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些钱就像及时雨,让企业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产品质量。这一笔笔退税资金,如同企业发展的‘加速器’,让美烨食品在国际市场上越走越远。”
在秦皇岛港新港湾集装箱码头泊位,“新郁金香”轮频繁往来。4月的一天,它稳稳停靠,岸边的集装箱起重机迅速启动,装卸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进口的汽车配件被运往本地企业,出口的淀粉、大豆油、粉丝等各类产品则搭载货轮驶向海外。为保障港口企业高效运营,市税务局与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常态化双向沟通机制。纳税服务科科长郭华介绍:“我们专门设置了‘秦务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无论是复杂的涉税问题,还是日常办税操作,都能给予企业及时的解答和辅导,确保企业合规健康发展。”这一创新服务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办税效率,降低了税务风险,为港口物流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落地,我市税务部门对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企业特点,“一户一档”分析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通过“标签化管理、网格化划分、精准化推送”,设立市、县、分局三级“秦务员”,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这种精准服务模式,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度。
综合保税区在临港物流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秦皇岛恩彼碧轴承有限公司位于综合保税区的海外仓内,货物摆放得井井有条。财务负责人王海英介绍:“综合保税区的海外仓优势明显,入仓货物能立即享受退税政策,区内报关后直接运输,不仅节省了装船前在码头仓储的报关时间,还让企业资金周转更灵活。2024年,公司年出口额超过4250万美元,享受出口退税1920万元。这些即时到账的退税款让我们拓展业务更有底气。”海外仓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秦皇岛临港物流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秦皇岛中港国际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中心,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穿梭其中,批发商们忙着报价、登记订单。该交易中心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秦皇岛港构建起农产品进出东北、华北的重要供应渠道。2024年以来,这里享受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税费优惠达到280.12万元。实实在在的优惠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占地140亩的秦皇岛冀盛物流园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大型仓储物流基地。董事长程淑艳介绍,目前,园区已发展成为拥有三大产业板块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基地,经营着食糖等大宗商品贸易,销售网络覆盖广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税务部门经常提供贴心服务,一次次送上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健全商贸、物流企业服务机制的持续努力,推动了税收与产业培育良性互动,助力包括冀盛物流在内的1600多家物流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临港物流业是实现城市“绿色”崛起的关键推动力。税务部门将继续围绕企业需求,精准落实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宣传辅导,以税收之力为秦皇岛打造临港物流新高地贡献力量。在税惠政策的持续赋能下,秦皇岛临港物流产业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璀璨明珠,带动更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绽放光彩。
记者:王静
编辑:杨宏璐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