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能共进能源格局 抚宁区加速推进新型能源强区建设
秦皇岛日报 记者陈引玉
4月23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抚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抚宁区依托丰富的山、水、风、光资源和天然气管线优势,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抚宁重点培育的七大主导产业之一,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强区。截至2024年年底,新能源资源总规模达4920MW,装机并网160MW。其中,抽水蓄能在建总量1200MW、储备总量1200MW;风力发电在建总量150MW、储备总量720MW;光伏发电建成总量160MW、储备总量330MW;燃气发电在建总量900MW,燃气管道建成超200公里;电力基础设施在建5.37万千伏安、储备4.43千伏安。
上下协同,齐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目前,总投资80.59亿元的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完成地下厂房开挖、下水库大坝填筑等关键建设节点,完成投资25亿元。总投资83.26亿元的抚宁大新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河北省储备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中我市唯一储备站点,项目已完成预可研专家评审,并列入国家能源局服务京津4个储备站点之一,正在抓紧跑办,力争大新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省“十五五”规划和国家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规划“十五五”重点实施项目。
大力培育产业,实施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21.69亿元的金风100MW风力发电一期、二期项目和志昂50MW集中式风电一期项目、华能200MW集中式风电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力争年内完成并网。其中,金风风力发电一期已完成3台风机吊装,建成全国最高陆上风机。总投资13亿元的两个千乡万村驭风行动170MW试点项目完成协议签订,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总投资15.7亿元的金风100MW风力发电三期项目、志昂50MW集中式风力发电二期项目、华能洋河灌区风电项目、新天茶棚200MW风力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前期手续,年内具备开工条件。
统筹资源,加快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两亿元的华能洋河灌区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光伏厂区选址和可研编制,年内具备开工条件。总投资7.19亿元的中煤能源150MW集中式山地光伏项目已确定选址,正在向上争取指标批复。总投资5亿元的新加坡能源公司100MW光伏项目已列入全省储备库,正在抓紧“跑”办出库手续。
抚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正在建设的抽蓄、风电、光伏三条产业链项目,加强补链延链强链,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依托留守营造纸产业园,借助优势全力推进燃机发电项目。积极推进总投资24.36亿元的全省第二个燃气电厂项目新天绿能燃气电厂项目,有力破解新能源指标、建设用地等制约,仅用不到1年的时间实现了2024年12月24日正式开工,投产后可实现年供蒸汽241.7万吨、发电3840GWh、税收近亿元,将成为抚宁产业体系重要支撑性项目。
助力低碳,加快推进新型储能项目。依托风电资源引进的全省首个高端数智化零碳储能工厂金碳储能项目,2024年6月实现试生产、8月满负荷生产,仅用4个多月实现产值2.3亿元、税收2000万元,项目年产能为2.5GWh。加快总投资1.01亿元的电友电力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设备制造项目,已于今年3月开工,预计2026年年底竣工,2027年8月投产,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2亿元。推进总投资1亿元的顶瑞空气压缩机整装项目,产品广泛应用在加氢站,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
抚宁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要素为保障、以招引为抓手,不断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质效。全市首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制度,创新“六即”审批、“双盲”评审等改革,2024年“六即”审批项目34个,“双盲”评审项目123个、交易额13.77亿元。红正建材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海厦建材、百润文旅、建伟乒乓球馆等项目实现了竣工即交证。持续深化项目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制定“项目建议书代编、标准化厂房代租、开工前手续代办”等优惠政策,围绕项目真实需求构筑多维度、全周期的政策矩阵。
抚宁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51家、196家。2024年,凡南纸业、芊瑞机械等5家企业获评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益尔生物被评为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润地金属获评河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024年,组织小团组招商活动76次,洽谈重点产业项目63个,总投资48.1亿元的14个项目签约落地,电友电力等4个项目获得准入。成功引进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华能电力、华能绿色能源3家央企子公司。
编辑:杨宏璐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