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 看亮点|河北一季度基建投资劲增41.4%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袁立朋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河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显现良好增长势头——
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4%,增速高于全省投资34.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1.5个百分点;
水利管理业增长2.0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8.1%,两个行业拉动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8个百分点。
……
这份稳健的增长,既是全年发展的坚实基石,更是奋进路上的信心之源。
4月17日,唐山市曹妃甸新天LNG接收站项目正在按建设节点稳定推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提高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应急调峰和供应保障能力。新华社发 杨世尧 摄
今年以来,河北有效推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强化关键要素的支撑,让全省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更上一层楼。
金融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血脉”,关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量和质。
4月23日,河北省基础设施项目银企对接会在河北经济大厦21楼召开,会上向金融机构发布了我省在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建设、新基建、物流、农业农村等领域有融资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61个,融资总需求852亿元。
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具有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资金筹措压力较大,急需多方面资金注入。
会前,省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和工作专班办公室与各金融机构就投资领域、金融产品、基础设施项目特点进行了深入沟通,筛选出已完成前期工作或开工建设的成熟项目,引导银企之间进行沟通接洽,为后续授信审批打下了良好基础。
扎实细致的工作,保障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真正落地。
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工程现场。受采访单位供图
在对接会现场,国开行河北分行、农发行河北分行、建行河北分行、招商银行石家庄分行等金融机构与河北高速邯港二期、张家口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等11个项目负责单位签署了协议,达成意向金额594亿元。
“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工程是防洪型Ⅱ等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为11472万立方米,是列入《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海河流域综合规划》的国家重大水利项目,也是我们张家口市的一号工程。工程建成后,张家口市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提高张家口主城区供水保证率和通桥河灌区供水保证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张家口建设发展集团财务部经理张红萍说,该项目总投资约53.74亿元,已于2024年底开始建设。
经过省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和工作专班办公室“穿针引线”,张家口建设发展集团与农发行河北分行就融资进行了多轮交流,最终达成贷款13.9亿的贷款意向,在会上现场签订了协议。
“有了这笔资金,将为乌拉哈达水利枢纽高质量完工打下坚实基础。”张红萍说。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神潮盾构区间施工现场。新华社发 王民 摄
交通设施是社会经济的“筋骨”,畅通则百业兴,梗阻则发展滞。
“出洞、落位、贯通!”日前,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燕郊站,随着直径8.29米的盾构机刀盘缓缓旋转出洞,精准进入接收钢套筒,标志着22号线河北段第三个双线盾构区间贯通。至此,22号线河北段主线土建工程已完成总量的54%。
22号线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大工程,该项目西起北京CBD区域,经北京朝阳区、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廊坊三河市,东至北京平谷新城。22号线在三河市境内线路约30公里,设有燕郊、神威大街、潮白大街、高楼、齐心庄5座车站。
“从北三县上车,到达北京CBD东大桥站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坐着地铁进北京’即将成为现实。”22线河北段建设单位、三河市捷安畅达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晨杰说。
22号线全线投资估算506.49亿元,其中河北段概算投资164.24亿元,资金需求量巨大。在4月23日对接会上,以农行河北分行为首的银团与捷安畅达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银团贷款协议,让后续工程有了充足资金保障。
政府搭台,银企合作“唱戏”,共同推动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建设中的雄忻高铁雄安至保定段。新华社发 邢广利 摄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机场快线项目、石家庄-保定煤层气长输管道项目、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门线项目、曹妃甸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握宏观政策与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叠加效应,今年以来,这些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都在稳步推进。随着更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河北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来源: 冀云
编辑:薛佳麟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