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秦马看港城丨全民悦动山海之间

秦皇岛日报 记者何春雷

从冰雪飞扬的冬运盛景到社区街角的运动会,从高校学子的志愿热情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我市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热潮正以多元姿态融入城市肌理,“体育+”模式正书写着全民健康的生动篇章。

1月7日,我市成功承办了以“跨越山海·圆梦冰雪”为主题的河北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以此为契机,我市将23处景区冰雪场地串联成网,推出114项冰雪活动,吸引76万人次参与。

“以前冬天只能‘猫冬’,户外运动很少。现在,冬天全家人每周都去滑雪,孩子还报名了冰球课。”海港区市民张风云说。

凛冬虽已远去,但“雪战秦皇岛·万人打雪仗”欢呼声犹在空中回荡。这场持续3个月的“冰雪狂欢”,不仅让市民体验到了“家门口的冬奥”,更以超亿人次的网络关注度,成为河北文旅的亮丽名片。

初夏时节,走进抚宁区紫金山健康主题公园,5公里环山步道上,人群络绎不绝。这座昔日的荒山,如今已变成“健身打卡地”,配备篮球场、网球场和科学健身指导站。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10处标准化体育公园、22个多功能运动场,更新46处健身器材,国球进社区、百姓健身房等工程让“15分钟健身圈”触手可及。中国银行投放的500万元体育消费券,更点燃了市民的运动热情。

“以前闲着时不是刷手机就是和朋友玩牌,体重噌噌往上长。体检时,好多指标都超出正常值。

参加健走团近一年,体重降下来了,身体各项指标也正常了,精神头也足了。”从精神面貌到身体健康的变化,让市民陈金全惊喜不已。

“五一”假期,卢龙县左右山谷景区,10支广场舞队伴着《中国美》的旋律翩翩起舞。这场“悦动秦皇岛”健身操舞比赛,将舞台搭在山水间,参赛者跳得更有劲。

据了解,2024年,我市举办全民健身赛事超1100场,688场社区乡村运动会由党组织领办,《人民日报》刊文点赞这种“党建+体育”模式。而“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承诺,通过马拉松、轮滑世锦赛等IP赛事落地生根。

在海港区吉星里社区的趣味运动会上,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曹轶翔用矿泉水瓶搭建的“真人跳棋”赛道,让参与的居民连呼“好玩儿”。作为“小浪花”志愿服务队成员,他和7000余名志愿者已结对113个社区,设计出羽毛球接力、太极扇表演等300余个特色项目。

“缺裁判我们上,缺场地就想妙招。”“小浪花”志愿服务队两年间服务近万居民,将高校活力注入基层,更入选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探索,让运动成为城市流量密码。港口工业旅游区将废旧轨道改造成花海步道,年接待游客量翻番;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通过虚拟场景打破时空,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研学游;而“一日参赛多日停留”的赛事经济,让酒店入住率峰值达95%。

正如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宝彬所说的那样:“体育不仅是健康事业,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从荒山变公园的生态蝶变,到冰雪经济的火热实践,从青春志愿者的创新服务,到文体旅融合的产业升级,我市正以全民健身为笔,描绘出一幅“山海之城,四季皆动”的活力长卷。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健康中国的书写者,每滴汗水都折射着城市向上的力量。

编辑:杨宏璐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