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火焰中,跳动着时代的温暖诗行

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专题系列报道

劳动着的你,最美丽

蓝色火焰中,跳动着时代的温暖诗行

135年前的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

100年前的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这意味着今年这个“五一”,纪念意义更加深远。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全国总工会始终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迈上新台阶,在全社会培育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秦皇岛日报与市总工会特别联合推出“劳动着的你,最美丽”大型专题系列报道,讲述劳模在生产一线感人肺腑的精彩故事,让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

5月7日,海港区煤港里小区,一名中年男子正俯身给一家用户置换燃气。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金属部件间灵巧游走,仿佛钢琴家触摸琴键般精准。他就是秦皇岛华润燃气客户服务部维修中心主管佟健。

佟健在居民家中安装燃气表。

从1991年到2025年,从青丝到华发,佟健的双手始终浸润着机油与汗水,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烟火温度”。34年光阴,他将自己打磨成一本“行走的燃气百科全书”。办公室墙上“安全是生命线,服务是连心桥”的十字箴言,正是这位河北劳模、燃气工匠的精神坐标。

种下技艺的种子

1991年深冬,18岁的佟健第一次随师傅入户维修。老旧小区幽暗的楼道里,他举着手电筒看师傅拆卸锈蚀的燃气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煤气味,让他的掌心渗出汗珠。当师傅用改锥轻敲管道判断堵塞位置时,金属相击的清脆声响如同钟磬,在他心里种下技艺的种子。

那些年,佟健的工装口袋里总揣着巴掌大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用蓝黑墨水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设备的“病症”:服务北里小区用户,立管接口漏气,因密封垫老化;文化路商铺,调压器压力不稳,发现阀口有砂眼……每个案例后还附着手绘的维修示意图,线条从最初的歪斜稚嫩,渐渐变得规整有序。

佟健在饭店检测燃气浓度。

刚入职的佟健,从维修内勤干起。平时话不多的他,却爱学习、爱思考,工作中遇到难题总是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凡事爱问个为什么,做事情喜欢提前计划。埋头实干、事后又善于总结的他,业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2001年,佟健开始担任子公司的维修站副站长,主管客服大厅和维修工作。他意识到,公司的两项重点工作就是安全和服务。为做好这两项工作,佟健全身心地扑在了岗位上。

维修工实行倒班制,佟健每天和维修工一样早上8点到岗,晚上坚守到7点,有工作时安排工作,没工作时就组织大家学习安全案例、安全常识。天天如此,年年如此,用他爱人的话说就是:几乎“长”在了单位,很少能休一个整礼拜,就算是人在家,心也不在家,电话一个接一个……佟健“长”在岗位上的结果就是,他任职期间子公司没有发生过安全责任事件。

不论是客服还是维修工作,都是与用户直接接触,可以说每一位职工都是公司的一个窗口。为了落实公司倡导的亲情服务理念,他提出“捎带一脚,多伸把手”的服务举措,即营业人员不只为用户办理业务、维修工不只为用户维修燃气具,也要在用户需要帮助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佟健用激光检测仪检测燃气浓度。

经常有用户来办理业务时将现金、手表、手机等物品遗落在前台,也有用户在办理业务时突发疾病,不管是什么情况,营业员总是想尽办法为用户解决困难。维修工们在日常工作时会重点关注独居老人或是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帮老人买米面、帮用户换水龙头等等。节假日,党员们还会下小区开展安全宣传、安全检查……

毫厘之间见真章

“燃气安全容不得半分侥幸。”佟健的维修包里永远装着几件特殊工具:燃气检漏仪、管道钳、活扳手、改锥。在燃气检测中,他正是用这些“武器”在看似平整的焊缝中发现了头发丝般的裂纹,避免了可能危及整栋楼的重大隐患。

熟悉佟健的人都知道他爱“琢磨”,公司各种型号的燃器具只要是他不熟悉的,他都要琢磨一番:结构是什么、产生故障的原因又是什么?公司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系统上线后,他又开始“琢磨”:信息怎么查询?工单怎么回录?进度怎么跟进?

2020年,公司进行架构调整,佟健开始担任客户服务部维修中心主管。维修中心人员、岗位发生了变化,他又开始“琢磨”:一支新的队伍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怎么能提升服务水平?安全班组该怎么建设?

安全不容小觑,佟健给同事讲解入户安装的点点滴滴。

在维修班组的晨会上,佟健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把新故障案例转化为情景考题。“假如现在接到报修电话,用户描述灶具打不着火且闻到异味,你第一个动作是什么?”这种“苏格拉底式”的追问,让年轻技工们既“头疼”又迅速成长。

生锈的阀门提醒防腐重要性,变形的齿轮诉说超负荷危害……佟健创建了“故障博物馆”,专门收集各种报废零件,每个都贴着红色标签讲述不容忽视的故事。这种具象化的安全教育,使部门事故率连续多年保持为零。

扎实、细致的工作使新的团队迅速凝聚,科学、严谨的管理也赢得同事们的尊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佟健自己也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学标杆先进个人”和“标杆共产党员”。2020年,他被评为秦皇岛市劳动模范。2024年,他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

硬仗练出硬本领

有人说过,做好基层管理者要做到三点:业务过硬、人品过硬、作风过硬。而这一身过硬的本领需要一场场硬仗中磨炼。

说到硬仗,平时话不多的佟健却如数家珍:这几年老旧小区改造的任务多,他和同事们共完成了60000多户的燃气改造转换工作;援建迁安公司时,他和同事们一起完成室外管网置换70%的工作,独立完成入户验收通气约1500户;今年还有15个老旧小区改造的任务……

2018年11月中旬,迁安市农村“气代煤”改造工程进入管网置换通气及入户验收点火阶段,共涉及3个乡镇29个村庄约11000户村民。当时已进入冬季采暖期,迁安公司为保证村民尽快用上燃气壁挂炉取暖,向秦皇岛公司请求援助。佟健作为部门领导带队参加了这项工作。

“为了及早完成任务,秦皇岛公司的同事们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人因为干活误了饭点,有人因为天冷得了感冒,也有人见义勇为得到村民的赞扬……”迁安公司的《工作简报》中这样写道。

简报里这个“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人就是佟健。天气寒冷,工作任务又重,大家吃盒饭、住宾馆,生活上难免不适应。他怕年轻同事离家时间长了想家,又怕年纪大的同事身体吃不消,要跟进工作进度,又要关注队员的各种情况,经常是忙得团团转。

经过十几天的努力,援建团队克服了天气寒冷、连续工作、过度疲劳等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体现出良好的业务素养和团队精神。

佟健给居民讲解燃气安全知识。

目前,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佟健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完成了4800多户的拆表转换任务,下半年还要完成20000多户超期服役表的更换,完成燕西里等8个小区的低改转换,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一场硬仗。

“老旧小区工作环境的确复杂,任务也很重,但分工、工作流程理顺,埋头干就行了……”佟健表现得很从容。

夜幕降临,当千家万户的灶台跃动起蓝色火焰,那正是劳动者为时代点燃的“温暖诗行”。佟健的手机依然24小时开机。他用自己的半生时光,诠释出“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内涵,把平凡做到了极致。


文/记者:黄束

图/记者:陈立桐

编辑:韩冰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