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文化夜校点亮多彩生活

秦皇岛日报 王绍和

市群艺馆自2023年5月以来,做了一项可圈可点、值得称道的实事和好事:创办公益性文化夜校,进行朗诵、琵琶、书法、古筝、短视频制作等群众文化项目的培训。(据5月12日《秦皇岛日报》)

此举启动后,相当受欢迎。开始时参训者多为“一老一少”这“两头”,随之谋划开设了针对18至60岁群体的夜校。微信公众号报名通知发出后不到10分钟,参训名额就报满。从第二期开始,课时延长、科目增加、名额增多,报名参训者依然热情高涨。

参训火爆,追根溯源,关键是社会需求在起作用。其表现,说到底,那就是很多人尤其是“有闲族”闲而思乐,期盼用文化活动化解“没抓没挠”的状况,还有“上班族”压力大,渴望用文化活动调剂生活、求乐“减压”。归根结底,也就是说,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市群艺馆做得好,好就好在致力于文化传播,与需求相对接、相适应。火爆的夜校已表明,此举抓到了市民的心坎上。各县区、乡镇文化主管部门,乃至社区、村,不妨效其举措,或与其对接联手,在文化传播上积极行动起来,塑造留下不走的文化团队,在打造百姓舞台上铆足劲、用实功。

视文化传播为己任,切实强化担当意识,在普及群众文化与提高社会文明水准中有所作为,如此则会像市群艺馆那样赢得市民的赞誉。

编辑:王俏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