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从“豆腐坊”到“改变世界” “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出发
2024-05-08

保定市高阳县布里村的布里留法工业学校旧址,是中国第一所勤工俭学留学法国的预备学校。大家熟悉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就曾经在这里担任过国文教员和班主任,一共有超过200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去留学法国。

保定市高阳县文联副主席

文化馆副馆长 史克己: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应该说是勤工俭学时代名词的策源地,也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源点,它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历史当中,对中法文化交流,对先进的中国青年追求真理、追求救国报国这么一种远大的志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史克己,保定市高阳县文联副主席,常年从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研究。据他介绍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湖南新民学会几个主要成员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都在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召唤下来到北方,从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筹备工作,蔡和森同志1918年10月8日来到了高阳县布里村,毛泽东同志曾经到保定亲自送蔡和森同志。



在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还有蔡和森亲手种下的槐树,如今已经郁郁葱葱,枝干参天。


保定市高阳县文联副主席

文化馆副馆长 史克己:


蔡和森同志就曾经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法语并教授国文,他当时是24岁,李石曾先生是这个学校的校董、 创建者,李石曾先生给他开每月二十大洋的工资,蔡和森同志20块大洋的工资 经常用来救济那些贫穷的南方班的学生们。 


史克已说祖籍高阳的李石曾,正是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主要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赴法留学第一人。

保定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

讲解员 孟彤彤:


李石曾他祖上就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是晚清军机大臣李鸿藻,他早在1902年的时候便赴法留学。

保定市高阳县文联副主席

文化馆副馆长 史克己:


李石曾先生1902年去了法国,他在法国开启了一段勤工俭学的历程,他在法国期间开办了一家中国豆腐公司,这家豆腐公司后来成为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一个重要源点。


巴黎中国豆腐公司成功开办,李石曾受此启发,1908年回国来到故乡高阳开办训练班,培养出数十名技工赴法国。结合当时情况,他们开始提倡半工半学,帮助中国学生走上留学法国之路。先后将1800名学生分20批送往法国留学或参与留法勤工俭学。

保定市高阳县文联副主席

文化馆副馆长 史克己:


把大批的中国青年输送到法国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知识,最后他总结为欲书世界文明于国内,必首重教育,于是提出了“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这一句时代的词语,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先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也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医疗、艺术 、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


史克己说,如今在高阳,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已经成为人人引以为傲的地方,每年接待着全国大量的游客。

保定市高阳县文联副主席

文化馆副馆长 史克己: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李石曾先生在论及中法关系的时候说过,法国是西方的中国,中国是东方的法国,布里留法工业学校以及他从这里所策动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为两个伟大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对传承红色基因、对讲好中法文化交流的故事,一定还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法之间的特殊情谊,来自双方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民心相通。展望未来,中法这对“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将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坚守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李红力 侯建民报道)

内容来自:《今日资讯》


来源:冀时客户端
编辑:王剑猛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头条新闻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