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协同发展这十年】河北秦皇岛:共享绿水青山生态圈
2024-03-12

秦皇岛日报  记者 黄束    方竟凯 摄

“协, 众之同和也。”

“同, 合会也”。

协同,就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

这十年,京津冀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协同创新再造新质生产力。

这十年,千年古都北京减量“瘦身”,天津和河北发展更具活力。

这十年,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大时代、大格局下的大跨越与小幸福。

……

听上去,“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语汇。可是当我们深入一线采访,不断感受扑面而来的新变化时,便会发现,它距离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遥远,它就是时代大图景下百姓的好日子和小故事……

从雾霾连绵到蓝天常在、从河水黑臭到清水绿岸……10年来,我市和山水相连、地域相接的京津冀紧密协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流域联保联治,实现了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的美丽画卷在三地铺展开来,绿色成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编者


蓝天白云  清新常在

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大气污染防治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环。

三地地域相接,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污染传输相互影响,驱散头上的雾霾、向天空要蓝色,需要协同治理。

10年来,三地在协作机制、统一立法、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下大力气压减燃煤、调整产业结构、治理机动车排放,凝聚起“1+1+1>3”的协同合力,共护一片蓝天。

10年来,三地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不断拓展深化。三地先后签署实施《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十四五”时期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框架协议》,健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10余项协同工作机制。

“为突出精准管控,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我市修订了86家重点排放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化管控措施,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在日常状态、轻污染时期、重污染时期等3种不同状态下污染物排放量、减排量,分时段精准管控。”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石伟介绍。

为强化工业企业治理,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关停佰工钢铁两座60吨转炉,颗粒物减排140.048吨;完成11个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项目,减排二氧化硫32.96吨、氮氧化物30.35吨、颗粒物116吨;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取得突破性进展,8家创A企业已完成5家,剩余3家正在推进中,另有7家企业实现晋B,企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工作人员正在监控水处理设备运转情况。


为有效攻克工地扬尘、道路积尘“顽疾”,我市强化扬尘管控,成立施工工地扬尘、道路积尘工作专班,制定严格的精细化控尘措施。全市285个施工工地、8个线性工程、10个拆迁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和“3+2”车辆管控措施,创建了172个样板工地、227条城区样板道路和431.8公里样板公路。

“蓝天底色更纯,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石伟告诉记者,2023年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9,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95天,均排名全省第三,各项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清水绿岸   鱼翔浅底

“上游河冰融化,戴河古城村拦截网处拦截了一些漂流下来的枯枝萎叶,你们抓紧来打捞一下。”近日,北戴河区戴河镇古城村村级河长秦宝军巡河时发现问题后立即联系保洁队伍处理。

“近期气温回暖、冰雪融化,上游时常会漂流下来干枯的树枝、树叶,腐烂后会影响水质,所以这段时间我重点盯守拦截网。秦宝军说,近年来,戴河水质逐年向好,已经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

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年巡查河湖28万余次;全年出动5.49万人次,1.97万车次,清理河道垃圾、水草共9.77万立方米;3个地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5个纳入国家、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这是2023年的一组数据。

“河长制平台打破了区域壁垒和部门分工,形成了全社会治水合力。”市河湖长服务中心主任宋士迎说,我市建立了“河长挂帅、水务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和河湖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强化疑似问题智能识别、预警预判,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河湖治理没有“终极答案”,只有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之道。据了解,我市构建了全域日常保洁、全天候监管、河湖长巡查、专业化水面应急保洁和沿河拦网五道防线,建立了“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机制和年终绩效考核机制。全市设置垃圾水草拦截网122道、9736米,各县区积极落实属地责任,经常性开展巡查检修,有效防止垃圾等杂物入河入海。

北控(秦皇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污水处理厂。


“为了打造幸福河湖,我市还严加管控河湖污染源头。”市水务局二级调研员孙志强说,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三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已经完工,这将大大提升污水处置能力。与此同时,我市推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提档升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1%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农药化肥实现零增长,入河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溯源治污、源头护水,京津冀三地携手保上游好水、送下游清水。如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自然美景已逐步融入百姓生活。

鱼鸥翔集   人海和谐

拥有环渤海最大开放式海水浴场的金梦海湾旅游度假区,一处沙滩附近,立着一间小屋,门口牌子上写着“海洋生态预警在线监测系统:前道西监测站”。

“前道西”是一条河的名字,此处是它的入海河口。像这样的入海河口,我市一共有16个。从2020年开始,16个入海河口全部实现了在线监测。每4小时自动取样、自动化验一次,自动将数据发送到监测平台,一旦发现异常,工作人员会立即处理。

众所周知,海洋污染中80%以上为陆源污染,陆源污染的80%又源自河流。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地域相接,污染传输很容易相互影响,要想达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新景象,需要协同治理。

我市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大局,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聚焦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制定了“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根本在治人”的思路,构建起陆海一体化治理体系。

“我们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严把企业项目引进环保关,严禁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在滨海湿地布局,确保近岸海域环境和海岸带风貌不遭破坏。”市海洋和渔业局生态科科长张佳林告诉记者。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是我市美丽海湾建设的目标。金梦海湾旅游度假区建有“海誓”“海韵”“海悦”等多个海洋风情广场,建设了连接北戴河的万米亲海木栈道。为了保持这里的干净整洁,沙滩上每隔20余米便立有一个帐篷式样的蓝色垃圾桶,旅游高峰期配置的保洁员达200人。

对于垃圾清理,金梦海湾管委会建立了5分钟反应圈——垃圾被丢在地上,5分钟之内收拾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海边各种贝壳风情物件的售卖者,也是这片海滩的义务巡查员,是保洁力量的外围补充。

沙滩明净,海鸟啁啾,如今的金梦海湾度假区呈现出优美的滨海生态景观。游客享受美丽、舒适的海湾风景背后,是很多工作人员默默辛苦的付出。市

各相关部门和沿海县区海洋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河长,紧盯入海河流沿线村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岸滩浴场等重点治理区域,确保美丽海湾水清滩净。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3年,全市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93.3%;3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100%;6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3.22mg/L,较2022年同期下降35.81%。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全国重点海域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工作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专题介绍我市经验做法。


编辑:韩冰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本地要闻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