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文化中国行】在明清古民居中慢品人间烟火色 ——走进“门楼博物馆”庄河村
2024-05-05

秦皇岛日报 记者 李楠

走进海港区驻操营镇的庄河古村,齐整的四合院、精致的垂花门、古朴的抱鼓石、镌刻精细的石雕石刻……仿佛将人拉回到几百年前。

“这是当年的头道街,这座老四合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叫养盛堂,左面的是保障堂。”“这里叫大钱庄,是过去姜姓家族为驻操营镇管理钱财的地方,这里就是过去的驿站,相当于如今的旅馆,据说当时还有守城军官派兵把守。”庄河村历史整理者、村民刘永池带领记者一路走一路讲述,让人有一种抚摸岁月痕迹、吹去历史尘埃之感。

梨花掩映下,垂雕荷花门的四合院叫“玉树堂”,有近500年历史的古建筑仍然轮廓清晰,古韵浓厚。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院落里的垂花门,这是与平常之门不同的形体,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其下有一绘有花瓣形式的垂珠,故被称为垂花门,位于这座四合院的中轴线,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也是全宅最为醒目的地方,横梁及门框上的精美雕花,体现了户主的生活情趣。“这垂花门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也可以作为一个户外的小厅,如果家里有庆典活动,可以请艺人在此演皮影戏,屋主人一家就坐在院里观看。”刘永池说。走进院中,砖木结构的房屋显得十分古朴,下面的砖墙上都有石雕作为装饰,木质的窗柱和窗框依然完好,秀美的瓦当交替排列,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烟火。

刘永池说,庄河有刘、姜两大姓氏,最早是由明朝将领徐达手下,刘、窦、陆三位守长城的将官在此居住而得名。1568年,戚继光奉命驻守长城,刘将军把祖宗牌位请来,在此久居,正式造村。姜姓是浙江人,是浙商,受皇命跟随戚家军来到此地,负责长城守军的后勤经济保障。

“当年的庄河有六条街巷,头三条街属于晚明时期建筑风格,后三条街则是到了清代才发展起来的。像养盛堂、玉树堂、文德堂等这样规模的四合院当时就多达十三处,这十三个堂,都是大户人家居住的,气派、堂皇,一般人家都不敢叫堂。”年近七旬岁的刘永池,没有赶上庄河最繁盛的时代,退休之后,他做了一次历史的捡拾者,用了三年时间搜集庄河村的百年历史文化,编撰成一本《庄河记忆》。

庄河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至今完好的十三座门楼各具特色,整个村庄可谓是“门楼博物馆”。门楼的砖雕石刻尤为引人注目,“凤穿牡丹”“四季平安”“喜鹊登梅”“松鹤延年”“鹿鹤同春”“马上封侯”“琴棋书画”……都是当时住户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先辈们早已洞悉,以证明这个小山村当时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很富庶。据刘永池的考证,这些石刻粗犷大气又不失细节精湛,有鲜明的北方雕刻风格,很可能出自明清抚宁一带工匠之手。很多院落,都有从大门内一直铺到正房的青色石板,石板上还刻有精美的纹饰。

这些石板并不是本地山上的石头,它们从哪里来?是怎样运输到此的?刘永池说,这至今还是个谜。庄河不动声色地藏在山水之间,怀抱着很多秘密,这些秘密,已把钥匙丢进了时光的罅隙之中,难以追寻。

庄河村背靠群山,村前有石河上游支流环绕,山势行到最南端只剩一道石梁,恰好与河水交汇,宛如巨龙伸头饮水,于是古人在此修建了龙王庙,祈求风调雨顺。在龙王庙下方的石壁上,有清代的摩崖石刻“筱桃源”三个大字,是来躲避庚子之乱的人所题。站在龙王庙向北望去,斑驳的古村光影明暗交织,微风凉凉吹过,远处鸟声如洗,恍惚间有历史的足音在耳边响起,真仿若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历史悠久的地方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庄河也不例外。当地的特色食品称为“烙黄黄”,是黄米面和白面混合,添加适量的咸菜丁、韭菜碎等制成。制作时,用方块棉布蘸上油在烧热的铛子上涂匀,舀一勺拌好的面糊从铛子凸起处淋下,面糊自然流淌至铛子边缘沟槽收住,等饼烙至金黄时即熟,用铲子将其对折后揭下装盘即可。庄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淑红是制作这种美食的高手,面糊的黄亮软糯、韭菜的青绿鲜香、咸菜丁的爽脆弹牙随着散发出来的香气让人特别有食欲。“烙黄黄”这种饮食文化在驻操营长城沿线一带传承至今,见证古代将士守城的艰苦生活,也蕴藏着几百年的人间烟火气味。

杨淑红说,庄河在长城沿线40多个村庄中,古村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近年来,来庄河游览、骑行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庄河村相继迎来一些研学游和休闲游的团队,自去年开始,有的村民也看准商机,开始打造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村庄的接待能力也逐渐提高,我们的想法是,要充分发掘庄河一带特有的长城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游玩体验,提升了庄河旅游的吸引力,实现村庄的自我造血。”

如今的庄河村,宽敞平整的乡间巷道、古色古香的农家院落、焕然一新的村居环境,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融为一体,这个承载百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保存完整的明末垂花门。     本报记者 李楠 摄

编辑:韩冰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本地要闻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