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赤崖村:在红色记忆中前行
2022-07-06

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静

赤崖村,一个只有400多口人的小村毫不起眼,但在历史上它却有着自己的荣光:这里曾是距离滦河入海口最近的繁华、兴旺的水运市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两次举行抗日暴动,打响了昌黎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枪声。进入新时代,赤崖村人敢为天下先,发展毛皮动物养殖,早早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砥砺奋进、搏击前行。

赤崖村用果树进行道路绿化,既美化了村庄,又增加了村民收入。记者 马卫庆 摄

红色血脉 赓续传递

盛夏时节,赤崖村阳光如瀑,绿树成荫,安逸祥和。赤崖村隶属于昌黎县荒佃庄镇,地处滦河北畔,与乐亭县隔河相望,村名因当地曾有红色的土崖而得名赤崖。80多年前,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这片土地见证了昌黎儿女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光辉篇章。

625日,记者一行来到赤崖村抗日暴动遗址。遗址现在有3间小屋,屋内墙上陈列着抗战英雄的热血事迹和硝烟弥漫的故事。说起赤崖暴动,就一定要和你们讲讲昌黎第一位共产党员张其羽。”71岁的退休教师孙洪滨是土生土长的赤崖人,多年来搜集整理赤崖暴动的历史资料,对赤崖的历史十分熟悉,向我们讲述着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

19334月,日军侵占昌黎县城。七七事变发生不久,日本侵略者打着东亚共荣的旗号,不断增加驻军,加强对昌黎的控制。19381月,日本侵略者在赤崖增设一处编制20多人的日伪警察分驻所,监视、奴化、毒化和欺压这一带的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

冀东党组织鉴于武装暴动条件逐步成熟,便以华北人民武装自卫冀东分会的名义,召开了十县人民抗日代表会议。会议决定,昌黎抗日暴动由张其羽同志负责领导。

193884日,张其羽组织20多人举行抗日暴动。暴动队伍当天攻破了赤崖日伪警察分驻所,收缴伪警察分队的20多支枪,并当即在赤崖完小的南操场开大会,升红旗,宣布抗日暴动,震慑了敌人。这就是有名的赤崖暴动,打响了昌黎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第一次暴动结束后,日本侵略者对参加起义的群众进行疯狂报复和镇压,昌黎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张其羽做通了原华北抗日联军昌黎支队第28总队驻赤崖伪警备小队队长刘成玉的思想工作,刘成玉成为昌乐办事处的地下武装力量,在赤崖设立抗日秘密活动联络点。             1940年夏,张其羽、刘成玉等人在一天夜里攻打赤崖据点,因据点中的伪警察多为刘成玉老部下,经喊话,未做任何抵抗就缴了械,共得大枪30多支。这就是第二次赤崖暴动。

1940年秋,张其羽被党组织派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学习。这年冬天,张其羽在返回昌黎途中被敌人包围,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末期,赤崖成为昌黎抗日中学的诞生地。解放战争初期,赤崖又成为昌黎县民主政府驻地之一。如今,这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有大批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来这里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洗礼。

商贸重镇 追寻荣光

赤崖村是一座流淌着红色血脉的村庄,同时它也曾是一座商贾重镇。在滦河的下游地区,以往提起赤崖来,几乎无人不知,只因那里曾是距离滦河入海口最近的繁华、兴旺的水运市镇。

赤崖,在昌黎县境的南部地区自古就比较出名,其是滦河三角洲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村落。赤崖在昌黎历史上名噪一时,是在滦河改道途经赤崖村南以后。初时,改道流经赤崖村南入海的滦河河道狭窄,河水较深,水多且流量大;所幸的是,赤崖一带有呈红色的土崖(村名因此而得名“赤崖”),土质坚硬,日久天长,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水运码头,从而使赤崖成为距离滦河入海口最近的通商市镇。据记载,当时能够停泊大帆船的赤崖码头异常繁忙,出入码头的商船络绎不绝。这些商船,上达滦州、卢龙、迁安等地,下出滦河口,通往天津的新港和奉天的西海口港、营口港、大连港,以及山东的烟台等港口,赤崖变成一个水运通商重镇。

赤崖的市镇繁茂景象不再,陡然萧条衰落,缘于1949年夏天的那场特大的滦河水灾。当时,滦河从中、上游携裹的洪水几乎把赤崖村完全冲毁,河水不仅塌掉赤崖村的大多数房屋,而且也塌去了赤崖村的大片良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自然的巨大力量,让赤崖村浮浮沉沉,但曾经经历荣光的赤崖人不甘于沉寂。进入新时期,他们借着昌黎县大力发展毛皮动物养殖的东风,搞起了庭院经济、家庭养殖,分享红利。

作为重要的毛皮产区,昌黎素有“中国毛皮产业化基地”“中国养貉之乡”的美誉,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经济地理环境和对外开放条件等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与养殖业相关的饲料、兽药、养殖器具、人工输精、毛皮经纪人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逐渐显现出来,形成了集乡镇产业、规模化养殖场为主体的集群化发展。

赤崖村所属的荒佃庄镇是全县发展毛皮动物养殖的重点乡镇,起步早、产业链条长、规模效应明显。借着这一系列优势条件,赤崖人也开始发展起毛皮动物养殖。“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可壮观了”,村党支部书记黄振贵介绍,“高峰时少的养几十只,多的上百只,几千只的也有,一年每家每户光靠庭院经济这块,挣个三五万不成问题,比伺弄庄稼收入强太多了。”

走进村民刘彦鹏的家,院子里一排排毛皮动物养殖饲舍整齐排列,不过现在仅有几排进行养殖。“现在市场行情不好,我养少一点,观望观望。”刘彦鹏说道。

“我们村发展毛皮动物养殖有30多年了吧,这个产业市场波动大,起起伏伏的大家也经历了好几次,村民慢慢适应了高峰、低谷的动荡,并主动调节养殖数量,来规避风险,黄振贵介绍,现在村里一方面把土地进行流转,发展甜玉米种植;家里有青壮劳力的,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市场不可能永远高峰、也不可能永远低谷,我们对下一波行情的到来很有信心。

焕然如新 旧貌新颜

赤崖村还是一座美丽的村庄。

1949年夏天的那场特大的滦河水灾,几乎把赤崖村完全冲毁。在建设新村时,多了几分整体规划理念,如今12条主街道,把村庄勾勒得井井有条。

“整治农村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整治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走在赤崖村的街道上,墙壁上写着一幅幅环境整治的标语,它既是一种号召,也是这些年来村里环境变化的见证。

像大多数农村一样,过去的赤崖村环境也存在着脏、乱、差,柴草乱堆、道路破旧。

2015年开始,村里开始了环境治理,硬化街道、绿化村庄。那段日子,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村民,没日没夜地干,逐渐地让旧貌换新颜。现在12条主街道全部硬化完成,栽下的绿化树种也已成才。在街道绿化时,村里创造性地提出:用果树作为绿化树种,这样既美化村庄,村民还有收入,大家日常管理的积极性还被调动起来了,一举多得。

记者采访时,村民黄淑英正和老伴在自家屋檐下乘凉,谈到近些年村貌的变化,老两口赞不绝口:“过去那老路可太不好走了,又窄又破,许多地方连个面包车也过不去。遇上个下雨天,就更别提了,弄的浑身都是泥。”说着,黄淑英起身来到街道上,“你看现在多好,道路硬化了,宽敞干净,走路可得劲了。路旁还栽上了核桃树、山楂树,我家房前屋后一共分得11棵核桃树,去年一共收了两袋子核桃,还榨了一桶半油……”

村庄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村庄环境的改善,也调动了村民美化庭院的积极性,大家你比我、我比你,就看谁家更漂亮。“水红花、菊花、多肉……”在村民王玉清家,几十盆鲜花把屋子装扮的非常温馨漂亮,把生活过出了“诗意”。村委会主任张长有介绍,像这样的家庭全村还有很多个,现在美化庭院已渐渐成为时尚。


编辑:薛佳麟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本地要闻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