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秦皇岛:“室外议事厅”让基层民主“活”起来
2022-11-28

秦皇岛日报 记者 储学敏

“室外议事厅”讨论社区大小事。 (图片由海港区新一街社区提供)

11月25日上午,海港区文化路街道新一街社区团结里38栋前帐篷里,几个人正在激烈“争吵”,走近才发现,原来大家正在为如何安排核酸采样、开展社区治理等工作火热讨论……这片“区域”正是居民一起探讨决策社区大小事宜的“室外议事厅”。

“别小看了这个‘室外议事厅’,它在社区治理中可是发挥了大作用。”新一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张丽告诉记者,社区第一次把会议室转到这里是4个月前的事。

那时候,刚刚调到新一街社区工作的张丽接到群众来电,反映团结里37栋门前商贩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来到现场的张丽看到,20米长、4米左右宽的路上,卖菜的、卖肉的、卖水产的、卖衣服的商贩和购物的市民与车辆交织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我当时是侧着身子才能通过。”

记者也从附近居民处了解到,团结里37栋作为没有围栏的开放式楼栋,周边有农贸市场,致使小巷里多年有商贩占道经营,城管执法部门多次教育规劝也无济于事。

交通堵塞、卫生状况堪忧、安全隐患等并存,彻底解决问题势在必行。然而,张丽尝试“建围挡”“划车位”“食品安全管理约束”“和商贩协商”等办法,均“败兴而归”,随即她便在社区会议室首次召集相关人员协商解决此事。然而,由于群众意见颇大、情绪激动,这次会议以“失败”告终。

为了更好俯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心声,新一街社区将协商议事的场地由会议室转移到了居民拉家常的团结里38栋下房。

张丽犹记得,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网格员等7人,每人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期间,他们边商量、边记录,还边给城管执法部门打电话联系咨询请教专业答疑……最终,在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的情况下,前后将近一个月,事情得以通过“软隔离+志愿者巡逻”的办法圆满妥善解决,居民终于有了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

“党和政府把解决群众烦心事当回事,真办事、办实事。”通过这次事,过去几乎不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马宝全,对社区工作有了新认识,人也变得热心起来,还叮嘱社区工作人员有事需要大家商量时就找他。“以前都是习惯了‘政府干、群众看’,现在才发现群众提合理意见,参与监督是为了让居民们生活得更好。”马宝全说。

小区门锁坏了怎么办?没有物业楼道清洁谁来做?轮班制清洁能否行得通?……小小“室外议事厅”从团结里38栋下房转移到了外面的帐篷里,已经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居民关注的民生问题。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更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文化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薛祥威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我们要在完善‘室外议事厅’机制、拓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上持续用力。”


编辑:薛佳麟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本地要闻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