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直通车】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2022-01-21

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静  通讯员 汪辰

1月12日,记者从海港区市政工程管理处获悉,2021年以来,该管理处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以服务市民日常出行为主轴,从提升背街小巷通行环境、疏通改造地下管网、修缮优化道路功能等方面入手,有序实施街巷路改造、积水点改造及城市道路养护等道路养护工程,显著改善城市道路出行环境,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为持续优化城市道路微循环体系,美化老街旧巷,海港区市政工程管理处自2021年4月初起,陆续启动对育仁街、老秦山公路北段、燕山大街与民族路口西南角等街巷路改造工程,采用拆除破损原路面,翻新、重建沥青结构;新建人行道、路缘石、树池砖铺装;更新地下雨水管网,新建雨沟,更换直径500毫米以上的大管径排水管,增建平箅子收水口等施工措施,总计改造道路2600余米。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秦山公路“坡上加坡”爬坡难问题,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小北侧道路纵坡高度,使道路坡度平顺递增。聆听群众“微心愿”,针对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在海安路改造中,选取道路东侧适当区域新建停车区,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经改造,总计新建、翻建沥青结构主路1.6万余平方米,新建、调修人行道1万余平方米,新建、更换路缘石4500余米,砌筑树池140余座,铺设雨水管道1700余米,新建雨水收水口58座,维修收水口、检查井310余座,增设沥青停车区450平方米。
为缓解汛期城市道路内涝问题,切实提升雨水排水能力,海港区市政工程管理处全力推进主城区积水点改造工程,抢在2021年主汛期来临前完成对红旗路、泰山路、河北大街、兴源街四个路段的积水点改造,通过新建雨水沟、连通雨水管网、增建收水口、调整沟底高程等施工措施,共改造雨水管线近3000米,雨水井209座,恢复路面1.7万平方米。在高效抢攻道路积水点改造工程的同时,协同开展对积水点位及周边1公里范围内地下雨水管网清淤工作,对西港路、友谊路、迎宾路等15条道路的133公里雨水管网进行系统性疏通,彻底解决了红旗路、东北大学等路段“逢雨必重涝”问题,使“雨后看海”得以有效改善。
为进一步改善海港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确保建成区内6条快速路、14条主干道、26条次干道、62条支路、155条街巷路的平坦、畅通,海港区市政工程管理处以“精细化、高质量、高效率”为标准,推行智能化维修,通过道桥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手机终端实现发现——上传——对接——维修,打造15分钟“快”速修复工作圈;推进网格化管理,用“以格定人”的方式,实现道路管养空间上“全”方位、无死角,扫除道路养护盲区,切实提升城市道路整体完好率。今年以来,共维修道路病害点位7000余个,维修人行道5.8万余平方米;维修沥青路面2.7万余平方米;维修、调修路缘石、路边石8300余米;更换各种型号井箅子675套; 修复、提升井周边破损762处;维修砌筑各式井374座。
同时,大力开展过街天桥、地道桥等城市桥涵养护维修,采用以人工为主,机械冲洗、喷淋为辅的方式,对4.1万余米的地道桥、过街天桥等城市桥涵护栏及附属设施进行了全面清洗;粉刷桥梁13座、涵洞外墙2.6万余平方米;更换装饰墙砖2320余平方米;更换过街天桥行人胶垫750余平方米,更换天桥台阶护角1790余米,实施电梯安全检查4次,既扮靓了城市,又提升了百姓出行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编辑:历莉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海港区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