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港城议事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0-08-11

张汝明

723日,《秦皇岛日报》和《秦皇岛晚报》都报道了被称为网红教授的河北科技师院张京政教授。这位教授之所以,就在于他以扶贫事业为己任,走出课堂,走进深山,在青龙建立板栗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为栗农送去新技术、新品种,五年如一日,扶贫志不改,众多贫困户在他的帮助下增收致富奔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吉林省考察时强调: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个要求为科研人员写论文指明了方向,即论文要走出书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群众,而不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和获奖。农业科技人员的论文就要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村强、农民富、农村美。张京政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典范,他把最好的栗树管理技术传授给栗农,使栗农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张京政专注于板栗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果颇丰,他是怎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

张京政是心中有民的人。他说:如果能够倾尽所学贡献于农业农村、奉献于扶贫事业、让农民改变自身的命运,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正是这样的价值追求,使他心系农村、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回报、造福农村和农民。为此,他不辞辛苦,不惧危险,翻山越岭来到栗农中间,送来栗农急需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让一棵棵栗树焕发青春活力,成为农民的摇钱树

张京政是拼命三郎。从学院到青龙满族自治县,往返一趟300多公里,他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去青龙传授技术,早五晚十是常态,不管严寒酷暑、冰天雪地,从不耽误。为了给栗农培训,有时还要借宿老乡家,一住就是两个星期。即使大雪纷飞,他仍然准时出现在栗园中,汽车行驶在大雪覆盖的山路上,其危险可想而知。5年来,他在青龙各乡镇建立25个板栗示范基地,举办100多次板栗高效管理技术培训班,1.2万人参加培训学习。青龙全县共有396个行政村,他直接服务过的超过200个。

张京政是及时雨。栗农在板栗管理中遇到难题,张京政总是在第一时间为栗农解疑释惑,使栗农成为明白人。遇到雹灾,张京政马上写了《板栗树遭受严重雹灾之后的急救措施》,使栗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几年来,每遇到病虫害、倒春寒、涝灾旱灾,张京政都像及时雨一样,为栗农送去防治措施和补救办法,避免减产,促进增产。

张京政是财神爷。他研发出的抓大放小新技术在栗农中普遍推广应用,使栗树亩增产2550公斤,亩均增收400800元,青龙至少有100万亩栗树,增加的效益相当可观。他推广的新技术不仅使青龙受益,还在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等十几个省市板栗主产区广泛采用,由此产生的效益难以计算。
张京政把论文写在了大山里,也把功德和贡献写在了农民的心里。被农民铭记,这样的论文最有价值。

编辑:历莉

责编:刘福庆

终审:张晓阳 王勍

分类: 时评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