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2020-09-08
       前不久,四川眉山市民张勤一家三口在餐厅就餐后,因为把饭菜吃光了,结账时收到一张面额“六元”的小饭票,用以抵扣下次用餐费用,让他们一家收获了“小幸福”;无独有偶,湖南怀化一位爸爸对女儿“浪费一粒米多做一道题”的教育方式也受到网友点赞。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无论是对“光盘侠”赠送饭票的小奖励,还是对“自己盛的饭太多没有吃完”的孩子加以小惩罚,都是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而这类做法之所以能得到网友一边倒的肯定和赞扬,说明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已是全民共识。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自古以来,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体过》中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汉代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有言:“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著名诗句。古老的中华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有的认为,勤俭节约是过去艰苦岁月的特殊要求,现在提倡这个过时了;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只要“不差钱”,奢侈几把、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有的认为,时下国家提倡拉动消费,即使浪费一些,也是为经济建设作贡献。这些观念无疑是错误的。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截至去年年底,全国还有551万贫困人口,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仍然靠后。刚刚解决温饱、进入小康的我们,决不能贪图享受,在挥霍浪费中未富先奢,从而白白断送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这份“家底”!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我们必须具备忧患意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的氛围。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对节约的高度认同。涵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人人有责,人人都要尽责。要深刻认识到,虽然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但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永远不过时;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永远不能丢。要让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成为个人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关键要有刚性的法治约束与监管。当前,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现行法律中,均有一些关于节约资源、制止浪费行为的原则性规定。接下来加强立法时,应结合当下实际,认真调研、深入论证,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具体、明确、系统规定。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只有通过法治手段,建立起严密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有效的惩戒机制等一套完整体系,才能让每个浪费之举都有法来管、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良之风才能得到遏制。

       积羽沉舟,滴水成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厉行节约、远离浪费,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让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我们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作者:袁浩

编辑:王俏

责编:刘福庆

终审:张晓阳 王勍


分类: 时评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