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党员不需奖!” 很有必要“奖”
2021-03-16
       一位农村老党员,外出时见路边的麦秸和植物烧了十多米长,便操起铁锨铲土,忙活半个小时将火扑灭了。有网友为其拍照并推上《人民日报》的公众号,致意“这一定得给你颁个奖”,那位灭火者回复:“我是党员,需要什么奖啊!”(据《秦皇岛晚报》)
       这表态,直白说,即“共产党员做好事不需奖!”这心态,我觉得,即便其个人不图奖,但很有必要也必然会有人对其“授奖”的。只不过,奖什么,怎么奖,与通常的奖会有区别的,因此可谓之为特殊的奖项吧!
       共产党员,为民做事,既是百姓的需求,又是百姓考量党员的“尺码”之一。“实实在在做事,才是百姓心中的党员!”网友留言,相当中肯:群众受了益,感受到温暖;觉得党员好,打心眼认可——其本人,不图奖,有好感的百姓也不会将其埋没,而会发自内心地给予“奖”。相反,对奖盼得“眼蓝”,为民服务却打折扣、不到位,能够受到百姓的点赞么?够呛!
       “不需要奖!”是视为民做事为应该的、必须的,而不是苛求和额外的负担。这种心态,恰如网友留言:“回答有担当!”其底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体现,是高度自觉,不用扬鞭自奋蹄——有人时与无人时一个样,践行党的宗旨不走样。默默无闻作贡献,与为受表扬做好事相比,品格更高尚,效果更彰显,所以更有必要给予“奖”。即便其本人对奖“不在乎”,但也宜像网友呼吁的那样,“该奖还是要奖”。再者说,更何况,群众对人前人后判若两人、做点好事自我张扬、言过其实言尺为丈的行为很反感。故此,党员做好事“不需要奖”,百姓却有可能非要对其“授奖”。
       上述的奖,并非物化,而是存于心或者淌于言;没有仪式,而是随时随地;“授予”者未必全是党组织,而更多的是老百姓。但因其范围广、受众多、传播快,故对其“价值”小觑不得,有道是“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嘛!其佳效,概括讲,这种“奖”体现了“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毙于风雪”的精神,大可激励党员更多地为民做好事;具有标杆和酵母效应,能够感染带动更多的人做好事;让人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有助于增强党的威望和凝聚力。

       群众“奖”党员,既然效应好,那么党组织不妨多些作为、推波助澜。譬如,对做好事、特别是默默无闻做好事的党员,要及时发现并褒奖,而不宜因其表示“不需要”就不表扬。再如,把群众的点赞引入党员测评中,在评价体系中增设群众赞誉的权重,激励党员自加压力多做好事。还如,用足用好相关的网络平台,对群众对党员的点赞予以发布和扩散,扩大“受奖”党员的社会影响力。这样,党内党外相呼应,组织与群众互动,对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可能会多上几许推动力吧!

作者:王绍和

编辑:王俏

责编:刘福庆

终审:张晓阳 王勍


分类: 时评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