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焦点话题】常回家看看 独居的父母
2022-10-11

秦皇岛日报  赵春莉

偶然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年岁挺长的母亲,正微笑着对着手机视频和远在外地的女儿打招呼,突然身后有汽车驶来,母亲忙转身,只见外孙子正从车上跑了下来,后边是女儿,这位老母亲欣喜地抱起外孙。视频中母亲的这一转身,转出了多少想念,又转出了多少惊喜。

父母变老,孩子成长,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曾看过这样一段话:“父母对于一个20多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和讨好它。”看了这段话,想来惭愧,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于我们早已变成一座老房子了。

我们总会说百善孝为先,却时常忽视了和父母心平气和地沟通。不会好好说话,成为了一把利刃,刺痛了父母的心。儿女像离线的风筝各奔东西,而往往忘记一直独守在家的父母,有多少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离了家的儿女,用一颗期盼的心等候着远方的孩子。我们无法阻止父母变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仔细想来,儿女真正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还能有多少?离家的路有千万条,而回家的路只有一条。趁父母尚在,抽时间多回家陪伴父母,用耐心和陪伴让父母觉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老人感受到儿孙绕膝须尽欢、颜展容开乐陶陶的天伦之乐。

隔着屏幕,看着头像,只能看见短暂的快乐。有目共睹,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随着孩子在外求学并留在外地工作,成为了独居老人。人们常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形容无法在父母面前尽孝的儿女们的心情。其实,对于老人们来说,需要的只是儿女的关心和问候,一句问候就会让他们感到知足。

作为儿女,要懂得将对父母的爱放入心底,用温暖将其慢慢融化,慢慢扩散,延续出孝义。儿女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每逢父亲节、母亲节时,都会想着送父母什么礼物或是给一个惊喜。在我看来,父母并不期待儿女送什么物质的礼物,他们最期待的礼物是儿女可以常回家看看,“精神赡养”已经成为老人的迫切需求。近期新修改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赡养”一章中规定了“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给老人一份法律权利,给儿女一份法律义务,以法律推动孝亲,这是法治精神的升华。

“忠、孝、礼、义、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讲的就是家庭文明。于儿女而言,不该把“常回家看看”当成一种负担,其实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孝道,更是一种义务。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美德和传统,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在我心中,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在我眼中,父爱无声,却用无言的牵挂画出了儿女生命中另一番风景。

就像歌中唱得那般:“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慢下来,停下来,常回家看看,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允许他们唠唠叨叨,对他们的“添乱”许以笑容,和颜待亲,是从心底深处迸发的尊重,亦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道。

(作者:市公安局北戴河分局)

编辑:王俏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时评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