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文章详情
【深思一刻】莫把平庸当中庸
2023-10-24

秦皇岛日报   许海兵

“中庸”与“平庸”二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截然不同。中庸,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乃为人处世之道,不为无益之事而争强;平庸,不高不低可谓“平庸”, 平庸乃是能力一般,没有出类拔萃之处。众所周知,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非常推崇中庸之道。但是对于中庸之道我们却有很多误解,甚至把“中庸”和“平庸”混为一谈,以为与人为善、明哲保身就是中庸,这样的中庸之道更是被许多为官之人所奉行,凡事取中、事事求全,做了“老好人”,却成了群众的罪人。

实际上,中庸是做人做事的至高境界,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尺度。不管是中庸还是中庸之道,都是一种大智慧,对党员干部来说都是一种领导艺术与管理科学,绝不是浑浑噩噩、尸位素餐的托词与借口。如果把平庸当成中庸,那就是对中庸的曲解和庸俗化,因为即使给平庸穿上再漂亮的马甲,都掩盖不了能力不足、水平不够、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本质。

那些热衷于所谓的中庸之道的官员所奉行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这种“无过便是功”的错误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工作的推动发展。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单位斗志涣散,工作标准降低,工作没有生气、缺乏士气。错把平庸当中庸,这是不看大局、不明大势的“糊涂”,也正是因为这种“糊涂”,虽然可能暂时保住了个人的安逸、安全,但与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与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工作要求格格不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端不负责任,久而久之必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发展事业。

实际上,儒家所倡导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中立、平庸,更不是无原则妥协、折中主义,其精髓在于不偏倚、守中正、致中和,在于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作为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就必须肩负起人民的信任,从而回报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担当意识,才能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决策时才会以群众的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王俏
责编:刘福庆
监审:王勍


分类: 时评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