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核桃园种下村民的希望 青龙杏树坨村的日子越来越好
信息来源: 秦皇岛晚报 | 发布时间:2020-06-18 11:21:16


记者 刘迅 

5月28日,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杏树坨村艳阳高照。村外南沟山上的核桃园中1.6万棵核桃树苗沐浴阳光,茁壮成长。“有了这片核桃园,村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更有保障啦。”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杏树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海忠说。

“前一天刚下过大雨,有的山路都冲坏了。”当日下午1点半,王海忠一路爬山,带记者去看村里的增收“法宝”——光伏发电设备。

1个小时后,来到山顶,远望去,数十面光伏发电板将山头捂得严严实实,8根电线将电能引向山下,为杏树坨村创造经济收益。王海忠介绍:“2018年,我们为村里争取了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收益20万元,村里的贫困户能分红70%,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800元以上。”

从山上下来已是下午3点,驱车沿盘山路行驶,很快到达杏树坨村。杏树坨村外有一条河,为方便村民通行,驻村工作队筹资修建了一座宽敞的石桥;村路虽然狭窄,但大部分是平整的水泥路;不同颜色的垃圾箱立在路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垃圾装运车过来清理。此时的杏树坨村民居普遍很新,还有村民正在路边修建新房。很难想象几年前全村381人里有238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别说当时的房子有多旧了。在村中偶尔还会看见一座老旧危房,里面却没有住人,王海忠告诉记者:“这家人早就搬进新房了。”

从杏树坨村向南行驶,目标南沟。所谓南沟,其实就是杏树坨村向南一两公里外的小山沟,那里有一座山,以前是荒山,自2016年起,驻村工作队通过4年的努力,把整座山开发成了一座核桃园。类似的还有东沟,东沟那边种的全是板栗。

为解决核桃园灌溉问题,驻村工作队筹划兴建引水上山项目工程。前不久工程竣工,5月28日下午试水后,村民们只需动动阀门就能把地下水送上山顶。下午4点半,在山顶的蓄水池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华军拧动阀门。片刻,山下清凉的井水通过管道涌入蓄水池,设备运转的声音混着风声在耳边低鸣。

得知要试水,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峰也赶了过来,虽已离开杏树坨村近两年,村里的大事小情依然记挂在他的心头。2016年2月,杨峰成为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任驻杏树坨村工作队队长。“杏树坨村东南两侧都是山,当时进山的路全是土路。我们用县里的扶贫资金给南沟修了这条水泥路,中院自己筹资给东沟也修了一条。”杨峰说,“因为是荒山,老百姓开发困难,中院出了十多万元,买来1.2万多棵核桃树苗雇人种下。我们开车把水运上山,再一担一担地挑水灌溉,那些树苗当年的存活率达到了90%以上。”

2018年7月,杨峰离开驻村工作队,王海忠从他手中拿过接力棒。“2018年,我们共打了4口机井,修了两座水塔,铺设水管5000多米。后来工程因故停工,到了2019年,中院追加投资7.8万元,对护井管和电线电杆等设施进行配套建设;追加资金15万元,用于宽坑、补苗、施肥、嫁接等维护管理,核桃园里的树苗如今已达1.6万棵,成活率98%。”谈到核桃园的前景,王海忠充满信心,“到2023年,这些核桃树年产量预计可以达到26万公斤,如果顺利,将给村民们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从南沟回到杏树坨村正好是下午5点,胡华军来到村民王宝丰家,看望那位已经85周岁的退伍老兵。见到胡华军来串门,王宝丰头一句话就是:“我该怎么感谢你啊?”

多年前,王宝丰退伍后因病致贫,主要靠两个儿子赡养。2013年,他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12月脱贫。2017年,王宝丰成为胡华军的“一对一”帮扶对象,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胡华军就会来看望他,给他送来各种生活必需品。据了解,王宝丰2019年的总收入为6508.45元,其中光伏发电项目分红为3247.45元。

从王宝丰家出来,天色渐晚。一些村民坐在路边的核桃树下拉家常,看见工组队的人走来会亲切地打声招呼。村广场旁停着一辆法院公车,车门没锁,两个孩子钻进去,不时探出头来,朝杨峰和王海忠他们笑着。在杏树坨村,杨峰和王海忠不是执法者,而是站在前面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杏树坨村的山山水水,也记下了每一位在这片土地洒下汗水、播种希望的扶贫人。